水分穴歸屬任脈,有治療腹瀉、浮腫水腫、腹水(腹積水)等作用。水分穴的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詳見本文圖片說明水分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注:取穴道的時候通常讓患者采用仰臥的姿勢,以便實施者能夠準確的找尋穴道和順利的實施相應的按摩方法。
【水分穴位配伍】水分穴配天樞穴、地機穴治腹水;水分穴配內關穴治反胃嘔吐;水分穴配中封穴、曲泉穴治臍痛;水分穴配脾俞穴、三陰交穴治浮腫;水分穴配天樞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有調和氣血,健運脾胃的作用,主治繞臍痛,腹瀉,納呆;水分穴配氣海穴,有行氣利水的作用,主治氣滯水腫。
這個穴位在肚臍正上方約一指寬處,用指腹以畫圓方式按壓,以出現酸脹感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水分穴為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有分流水濕的作用,按壓可治療寒濕引起的腹脹、腸鳴、腹瀉。消化不良、氣滯引起的便秘,也可按此穴,可通調水道、行氣消脹,促進代謝和排便。
還有一種更簡便的方法可調理脾胃:每天早上或臨睡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按揉小腹30次,然后再逆時針按揉30次,長期堅持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循環,增加脾的運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