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牖穴歸屬于手少陽三焦經,有緩解治療頭痛頭暈、耳鳴耳聾、項強、目痛面腫、暴聾耳鳴等作用,天牖穴的位置:胸鎖乳突肌的后緣,詳見本文圖文解說天牖穴的準確的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怎么找天牖穴穴位的準確的位置
1.側坐或俯臥位,在耳后乳突后下方,橫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后緣凹陷中,按壓有酸脹感。
2.側坐或俯臥位,在耳后乳突后下方,胸鎖乳突肌的后緣,在天容與天柱的連線上。
【天牖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頭痛頭暈、耳鳴耳聾、項強、目痛面腫、暴聾耳鳴;視神經炎,鼻衄喉痹。頸肩背部痙攣強直,瘰疬多夢。
【作用功效】天牖,痛經活絡、清頭明目。
【穴位配伍】
1.配外關、率谷,可用于緩解偏頭痛不適。
2.配聽宮、聽會,可用于緩解耳鳴、耳聾等癥。
天牖穴治療頭痛
頸源性頭痛,是指頸椎的損傷或骨質增生,以及軟組織損傷而導致椎動脈及其進入枕骨大孔處受壓,引起腦供血不足,亦可導致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受壓,從而引起的頭痛。按壓天牖穴治療,效果顯著,簡介如下:
患者取臥位,用10厘米高的枕頭墊在前胸,使頭低下靠床。醫者雙手中指沿手少陽三焦經在頸項段循行路線上,左右對照查找壓痛點,—般多在天牖穴觸到,然后用圓珠筆畫上符號。醫者在三焦經頸段輕輕推拿,接著用拇指尖對準天牖穴,向健側同名穴頂推。若壓痛點消失,表明治療有效,若壓痛點仍在,可再施指針一次。手法可分弱、中、強3種,因人體質而異,隔日一次,1~3次即可痊愈。
艾灸的方法
天牖穴,艾條灸5-10分鐘,天牖穴,艾炷灸3-5壯。
使用艾灸儀艾灸天牖穴,每一次15~25分鐘,每天或隔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