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門穴歸屬于督脈,有緩解頭痛、失眠、精神煩躁、嘔吐不止等作用。啞門穴的位置:后發際凹陷處,詳見本文圖片說明啞門穴的準確具體位置及穴位療法。
2.俯臥位或坐位,先取第7頸椎,再向上數5個椎體處,按壓有酸脹感。
【啞門穴位配伍】瀉啞門穴、聽會穴、外關穴(或中渚穴)、丘墟穴治高熱或瘧疾所致耳聾;啞門穴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強不語、暴喑、咽喉炎;啞門穴配百會穴、人中穴、豐隆穴、后溪穴治癲狂、癲癇;啞門穴配風池穴、風府穴治中風失語、不省人事;啞門穴配勞宮穴、三陰交穴、涌泉穴等九穴為回陽九針,可以開竅醒神治昏厥;啞門穴配腦戶穴、百會穴、風池穴、太溪穴、昆侖穴、腎俞穴治大腦發育不全;針啞門穴、腎俞穴、太溪穴治療貧血。
開竅醒神,散風熄風。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有效緩解舌緩不語、音啞、頭重、頭痛、頸項強急、脊強反折、癔病、衄血、嘔吐等疾患。長期按摩這個穴位,對失眠、精神煩躁、癱瘓也具有明顯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