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穴歸屬于足少陰腎經,有緩解治療月經不調、腰腹疼痛、便秘、泄瀉等作用,中注穴的位置: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詳見本文圖片說明中注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仰臥,先取臍中下1寸的陰交,再于其旁0.5寸處取穴。取仰臥位,在腹白線與肚臍水平線的交點處,旁開0.5寸處(半橫指),再向下量l橫指(拇指)處,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配伍】中注穴配三陰交穴、血海穴、腎俞穴、太沖穴、陰交穴、中極穴治婦科病、月經不調、卵巢炎、睪丸炎、附件炎;中注穴配腎俞穴、委中穴、氣海俞穴治腰背痛。配三陰交、次髎主治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腰腹疼痛,大便燥結,泄瀉,痢疾。大便燥結是由于大腸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但腸蠕動能力減弱所致的所以很多人的大便燥結往往是長期反復出現的,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中注穴可以通調腑氣,對于大便燥結有著非常不錯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