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的問題多在正氣不足
中醫養生學覺得,病癥的過程是人身體正氣與邪氣抗爭的結果。外邪是造成病癥的必要條件,但從保健養生的角度來看,正氣不夠是人體機能障礙、病癥的直接原因。
到底什么是正氣?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正氣是元氣抵抗邪氣的機能,這可以說是與病邪相對的。用現代的話說,正氣包括自我調節能力、對環境的適應性、抗病能力和自我愈合能力。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理解了。
艾炙哪幾個部位最養脾胃?
宋代醫生竇材在《扁鵲心書》中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沒有疾病時,長時間灸關元、命門、氣海、中脘穴能夠讓人長壽?!?/span>以上所述四個穴位是溫補脾腎、扶正固本、延年益壽的重要穴位。
名門穴顧名思義,是人體生命之門,具有溫補五臟六腑的功能。特別是脾胃,為了發揮正常的運輸機能,命門火的溫暖是必要的。
大家每日可以用艾條灸這4個穴位15分鐘,灸到皮膚紅就行,艾灸能提高元陽、調理脾和胃,有提高抗病性能力的功效。對于繁忙的當代人而言,平常也可以按摩這幾個穴位。
我們可以先艾灸后背的命門穴以后,再艾灸腹部的中脘穴、氣海穴、關元穴。當然了,你也可以用一個長的6孔竹灸盒扣在肚臍上,一次灸“中脘、氣海、關元”。這樣一來,方便、簡單、省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