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但我們通常會經常出現困倦乏力、比較容易生病等情況,而這時候我們可以用艾灸這種方法來保健養生、有效防范生病,艾灸
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有行氣活血、通經活絡、防病保健等功效,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春天艾灸的好處與功效吧!
每當我們人體的正氣經常出現不足或者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就會導致各種致病因素,并且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一是外濕,一是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內濕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濕邪,會使人經常出現食欲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困、不想飲水等一系列"濕濁內盛"癥狀。遇上陰雨連綿的回南天,人們長期處于過度潮濕的環境中,稍不注意就比較容易造成濕邪入體而引發濕癥。
而春天是灸肝經,養肝血,除春困的時候,艾灸肝經穴位適合所有女性朋友、亞健康人群、貧血患者、體內毒素過多者等,《黃帝內經》把春、夏、秋、冬對應生、長、收、藏。春天萬物復蘇,都在生長,此時我們身體的肝氣最足(陽氣),肝火最旺,身體陽氣一旦充足就會自動沖擊潛藏了一冬的病灶。春天人最比較容易偏頭疼、口苦、肩膀酸疼、乳房及兩肋脹疼、臀部及大腿外側疼等,都是肝經造成的后果。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開郁、祛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因此特別適合春季養生,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松避免春天常見疾病,度過困乏的春天。
1、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保健養生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2、命門穴: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3、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灸20~30分鐘。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綜上所述就是春天艾灸的好處與功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深圳市藍灸健康
小編溫馨提示大家,艾灸是一種適用于男女老少的療法,不但可以治療疾病,還有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