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虧虛了應該怎么辦?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氣血虧虛的艾灸療法,看看要艾灸哪里,以及艾灸的操作方法,另外我們來了解一下氣血虧虛的癥狀表現有什么,在最后給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生活中調理身體氣血虧虛的方法,趕快來了解一下這些內容吧。
氣血虧虛的癥狀有哪些方面?
主要表現有:
一、皮膚癥狀
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二、睡眠癥狀
常常失眠多夢,驚醒多尿,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等,其實都是氣血虛的癥狀。
三、眼部癥狀
眼袋增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眼白部分變得渾濁不清、發黃,有血絲,這就是典型的氣血不足的癥狀。
四、手腳冰涼
手的溫度是人體氣血的直接表現,氣血不足,能量傳輸不到手、腳等神經末梢,就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等情況。
氣血虧虛的艾灸療法 ,這樣的情況需要艾灸哪些穴位呢?
一般情況下可以考慮艾灸脾腧穴、肝腧穴、腎腧穴、神闕穴??墒敲總€人的身體狀況是不會一樣的,所以在艾灸時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要艾灸的穴位和方法,這里介紹的穴位與方法僅供參考。
艾灸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這幾個穴位的位置:
一、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
二、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處。
三、腎腧穴
位置:腎腧穴在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四、神闕穴
位置:神闕穴位于人體的腹中部,臍中央。
艾灸的方法:懸灸,每穴10~15分鐘。10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改善后,休息3~5日,可以繼續下一個療程。
氣血虧虛該如何調理身體? 調理改善氣血虧虛的方法:
一、重在調理脾胃
氣血虧虛要調理脾胃,可以適量的多吃些健脾益胃的食物。
二、要養肝血
氣血虧虛還要養肝血,中醫學認為肝郁則脾虛,因此養肝血也是調理改善氣血虧虛的重要的步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習慣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經常用眼的人要注意做好眼睛的保養,避免耗傷氣血。
三、運動調理改善
運動對氣血虧虛的調理改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常運動的人面色紅潤有光澤,看起來生機勃勃,這是因為運動有助于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供身體所用,還可以疏通經絡,讓氣血充盈。
四、保暖調理改善
氣血虧虛要注意保暖,中醫學認為氣血的運行與溫度也有關系,寒氣容易令血液瘀滯,從而引起血脈不暢,氣血的生成就會受阻,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氣血虧虛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