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俗稱尿床,是指3周歲以上的小兒常睡中小便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病癥,此病發生多因腎氣不足,不能固攝,致膀胱約束無權而發生遺尿,或因脾肺氣虛,氣不化水,脾失健運,以致土不制水,滲入膀胱,水道無以制約而發生遺尿,中醫療法中艾灸療法可溫補脾陽,補益腎氣,改善遺尿癥狀,下面來看看小兒遺尿艾灸位置。
小兒遺尿辯證灸治
腎氣不足
本證常見于稟賦不足患兒,是遺尿的常見證候,由腎氣不足,下焦虛寒,膀胱失約而致。本證以遺尿日久,尿頻量多,兼見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舌淡苔白為特征。
肺脾氣虛
本證常見于久病失調患兒。由于脾肺氣虛,治節無權,統攝失職,膀胱失約所致,偏于肺氣虛者,出汗多易感,面色少華;偏于脾氣虛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腎氣不足型遺尿艾灸方法
癥見:睡夢中經常遺尿,小便清長,多則一夜數次,面白少華,神疲乏力,肢冷畏寒,或智力較同齡兒稍差,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無力。
治則:溫補腎陽。
艾灸取穴:主穴取關元,膀胱俞,腎俞,三陰交,中極。睡眠深沉加灸百會,神門;小便數遺加灸大敦。
施灸具體方法:
1.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灸10-15分鐘,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2.隔姜灸:用棗核大小的艾炷施灸,每次每穴灸5-7壯,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3.隔鹽灸:取棗核大小艾炷施灸,每日1次,每次灸5-7壯,每日一次。10次為1個療程。
肺脾氣虛型遺尿艾灸方法
癥見:夜間遺尿,日間尿頻,常自汗出,易感冒,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則:補益脾胃。
艾灸取穴:主穴取關元,足三里穴位,脾俞穴,三陰交,太淵。配穴取中極,膀胱俞。俞募相配,腎氣充實,膀胱約束有權。
施灸具體方法:
1.艾條溫和灸:每次每穴灸10-15分鐘,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2.隔姜灸:用棗核大小的艾炷施灸,每次每穴灸5-7壯,每日1次,7次為1個療程。
3.隔鹽灸:取棗核大小艾炷施灸,每日1次,每次灸5-7壯,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小兒遺尿艾灸注意事項
遺尿一證常使患兒感到自卑,心理狀態的異常,又可繼而導致機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不良變化,故此癥宜早治。
艾灸的效果很好,無副作用,又不像針刺法會讓患兒害怕。
艾灸最好在每天臨睡前進行,要注意如果是器質性病變患兒,應治療原發病。